倉儲是經濟活動和商品流通中的重要環節之一, 也是物流活動的重要支柱。倉儲活動和其他物質生產活動一樣, 能通過供應時間的改變, 實現物流的時間價值, 通過包裝、分揀等實現物流的效用價值。隨著科技的進步, 倉儲管理中電子信息技術、自動化機械設備的應用程度不斷提高, 特別是自動化立體倉庫、密集式穿梭式貨架的建立, 使科技含量、自動化、機械化進一步提高, 對倉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現代化的倉儲管理活動中, 使用新技術、新設備、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實現倉儲作業的機械自動化、倉儲質量可控化、倉儲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細化, 已成為發展趨勢。
煙葉作為煙草行業重要的生產原料, 其倉儲和養護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環節, 運用RFID技術建立片煙物流追溯體係, 實現片煙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跟蹤與質量管控已成為煙草行業物流信息化重點研究內容之一。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技術, 又稱無線射頻識別, 是通過無線電訊號, 在標簽與閱讀器之間傳送微弱電子信息以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 而無需識別係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作為新型的非接觸式識別技術, RFID技術具有安全性高、使用壽命長、讀取速度快、穿透性強、批量讀取、存儲空間大、高速移動讀取等特點。在倉儲領域、食品領域、汽車領域、交通運輸領域、醫藥領域、物流領域、安全防護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典型的RFID係統一般由RFID標簽、閱讀器、天線、中間件及計算機係統等組成 (如圖所示) 。
標簽 (Tag) :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 每個標簽具有惟一的電子編碼, 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
閱讀器 (Reader) :讀取或者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 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線 (Antenna) :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
計算機係統:基於RFID的計算機信息係統。
倉儲管理信息係統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簡稱WMS) 為物流倉儲活動提供從入庫到存儲保管到出庫全過程的管理。隨著物流技術的發展, RFID技術逐步被企業引入。通過利用RFID技術的數據存儲量大、存儲速度快、穿透性強、批量讀取等優點, 較好地解決了目前企業倉儲管理中入庫、在庫管理、出庫等流程中所麵臨的問題。與傳統的條碼技術相比, 基於RFID技術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數據采集的準確性, 進而提高整個物流過程的信息化管理程度。
以煙草行業原料倉儲管理為例, 通過利用片煙煙箱RFID標簽、托盤RFID標簽、貨架RFID標簽、車載電腦、固定RFID讀寫器、移動式RFID讀寫終端、車載RFID讀寫器等RFID技術, 建立基於RFID技術的原料數字倉儲信息係統, 對片煙進行惟一性賦碼並對片煙的出入庫、在庫、保養等關鍵環節進行高效的跟蹤與管理, 整合物流運作資源、共享信息, 實現片煙醇化過程的標準化作業、提升片煙保養質量、提高作業效率、降低作業成本, 實現片煙的全程跟蹤和追溯管理。
應用功能上, 係統應包括片煙標識管理、倉儲作業 (入庫管理、出庫管理、在庫管理、養護管理、質檢管理、業務管理) 、控製與策略、倉儲監控、綜合分析、係統管理、係統集成及數據交互、移動應用8個方麵。
建立麵向實物片煙身份標識的惟一碼段管理機製, 並在後續作業環節識別和采集片煙標識, 實現原料與托盤、貨架關聯的實物管理。
統一調度和指揮片煙倉儲建設中相關的固定RFID讀寫器、車載電腦、車載RFID讀寫器、穿梭車設備等, 完成入庫、出庫、移庫、盤點、養護等基本的片煙作業功能, 通過采集各環節作業數據, 精確掌握片煙作業過程相關數據。
包括庫存策略、預警策略、設備控製策略等。
利用圖形化的二維平麵展示技術或三維模擬技術, 動態呈現倉庫、貨架、庫存動態與煙葉養護的實時狀態、倉庫內貨位布局圖形、存放片煙明細信息等。
在實時的庫存、作業數據的支撐下, 為管理層提供多方位的全麵的綜合分析和決策手段, 實現數據的多維度展現, 展現形式包括即席查詢、固定報表、多維分析、圖形分析等方式。功能上包括綜合查詢、績效分析、報表分析等。
建立支撐係統靈活運行、權限細化、數據自定義配置等管理功能, 包括基礎數據管理、用戶管理、權限管理、日誌管理、操作指南等。
與RFID相關設備、密集式倉儲設備進行硬件集成, 與企業基礎數據主數據平台、ERP係統、物流相關係統進行集成交互。
建立車載電腦控製係統、平板讀寫設備控製係統, 應支持移動作業指導、移動作業數據采集、移動作業查詢、移動作業管理等功能。
1. 項目需要完善的組織與管理, 管控好項目流程, 過程控製嚴格規範。
2. 在業務分析上, 加強與用戶的溝通。通過原型法進行需求反複確認, 減少需求差異, 挖掘用戶實際需求, 可有效保證係統在業務上滿足用戶期望。
3. 在技術分析上, 提前進行現場RFID讀寫技術測試、RFID讀寫設備聯調, 確保技術問題得到及時解決。
4. 在係統功能上, 采取分階段迭代上線模式。針對各倉庫RFID業務模式、倉儲模式、不同, 在整體方向一致的情況下, 采取不同技術應用模式, 按照功能分階段上線、倉庫分階段實施的思路, 逐步推進功能開發和實施, 從而使需求的理解、技術開發更加夯實。
5. 在倉儲作業功能設計上, 考慮支持離線作業模式, 避免網絡的故障導致作業中斷。
6. 在多係統對接集成組織上, 采用見麵溝通、QQ群、微信群等多種方式, 加強與相關係統項目組的溝通及時性, 提高效率, 形成係統對接方案。
7. 在數據分析應用上, 要特別關注用戶易用性, 界麵要簡潔清晰, 除正常查詢報表外還要利用圖形化分析工具, 形成實現各種圖表和簡報, 幫助用戶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數據。
8. 在服務器應用部署上, 采用應用服務器負載均衡策略, 後續隨著係統的應用數據及頻率增加, 更方便進行橫向擴展。
9. 必須關注信息安全, 要按照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要求建設和維護係統。
設計和應用基於RFID應用的信息係統, 實現軟件硬件聯動, 直接關係到用戶使用的便捷性和易用性, 在係統實時前, 一定要對RFID硬件選型、用戶需求分析、軟件係統設計進行充分的論證, 以確保投資達到企業預期目標值。
上一篇: 基於工藝專業的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研究
下一篇: 基於RFID技術的倉儲物流係統設計